冰原环境中的木材、石材和冰块是基础建材,但需根据特性差异化使用。木材因其良好的保温性能成为框架和屋顶的首选,但需远离火源储存以防止自燃;石材凭借抗压性和耐久性常用于地基与承重墙,但开采时需优先规划路线以提高效率;冰块虽易获取但融化风险高,仅适合临时建筑或装饰用途。资源管理需兼顾效率与可持续性,例如通过火龙田种植亚麻、棉花等作物,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循环供给。进阶阶段可解锁自动化采集设备,如佣兵团队的系统化采集机制能提升40%的木材获取效率。
营地需划分为居住区、工作区、防御区三大模块。居住区需靠近热源(如火炉或地热区),采用双层墙体结构并填充羊毛或干草增强保温;工作区要求充足光照,将熔炉、织布机等生产设施集中布局以缩短材料运输距离;防御区则需在外围设置木桩阵与雪锚,形成第一道防线。龙窝的建造需遵循属性匹配原则,火龙专属窝穴需使用黑曜石基座,并预留至少3格安全距离以避免热量干扰其他设施。
在松软雪地上建造时,需先挖掘0.5米深地基并铺设石板形成承重层,此操作可使建筑稳定性提升60%。搬运大型建材时可运用杠杆原理,利用绳索和雪橇减少体力消耗。建议配置至少1名专职防御人员监控环境温度与敌袭预警,其余成员按采集-建造-修复的循环分工。施工期间需特别注意温度衰减机制,当角色保暖值低于地图需求时,每10秒损失6点生命,因此需随身携带南瓜粥作为应急热源。防御系统需建立三层防护:外层由拒马桩和雪崩防护网构成物理屏障;中层设置毒雾陷阱(需蜘蛛丝与寒霜粉尘合成);内层城墙采用石木混合结构,预留射击孔供弩箭使用。建筑物受损后会产生破损扩散效应,未及时修复的墙面会在下次袭击中扩大30%损伤范围,因此建议常备石灰石和铁锭用于快速修补。高级营地可部署自动警戒塔,通过龙晶能源驱动实现24小时区域监测。